BIM為工程設計領域帶來了第二次革命,BIM的應用不僅僅局限于設計時間,而是貫穿整個項目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設計、施工和營運管理;BIM能夠讓參與項目的各專業團隊信息共享,建筑設計專業可以直接生成3D模型,BIM在整個項目工程從上游到下游的各個團體間,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
BIM模型藉由建立3D的幾何模型也同時建立信息模型的成果,其BIM相對于傳統建筑設計的優勢如下:
1.3D可視化設計,提升設計質量:以往設計溝通都是靠二維的平面圖,傳統2D圖面無法直覺于腦海中呈現3D圖像,參與者需重復耗時讀圖,且因每個人專業不同而解讀不同,而且將不同專業的平面圖互相套圖,檢查設計及碰撞問題時,不容易一目了然,當設計圖面更加復雜時,勢必使疑義點不易察覺,產生認知差異與溝通高風險性,因此利用bim軟件進行三維設計,可以很具體的看到土木基礎、梁、柱、支撐、設備器材配置及相關管道配管、電纜線槽等可視化3D設計圖像,在對于機電設計來說,就可以避開有可能發生碰撞或有錯誤的地方,事先偵測并做預防性應變處理,或者可以以動畫或虛擬現場場景模擬方式討論未來現場安裝工法,減少后續施工階段的設計變更及降低重新施作機率,并可加速施工界面整合,大大提升設計質量。
2.結合分析計算功能,提升BIM模型效益:在BIM模型中,提供了相關信息可以鏈接儲存的數據庫,因此在BIM軟件中,便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設計信息,直接在BIM軟件中作分析及計算,舉例來說,在照明設計中,由于燈具組件數據庫中,已經建置了光損失系數(LightLossFactor)、照度(Illuminance)等參數,因此就可以在BIM軟件中直接作照度分析,提升BIM模型效益。
3.3D組件及數據整合:在BIM作業中建制的每一個組件,除了可以表現出3D及2D的形狀、尺寸等外型數據,也包含該對象的相關信息,例如:光損失系數(LightLossFactor)、照度(Illuminance)等,這樣可以確保從設計到建造的每一個階段,不同的項目人員都可以從一致的BIM模型中取得各自相關信息。另可直接從BIM數字模型中篩選出特定的組件數據并自動加以統計,將其表格化呈現,例如:門窗數量的計算統計,可以Excel表格方式輸出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