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7日,國家工程建設標準化信息網發布公告,此國標將于2018年5月1日起實施。
▼公告原文

繼《建筑工程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和《建筑信息模型施工應用標準》發布之后,傳說中的6項BIM國標已確認發布3項,再集齊另外3項,未來建筑行業是否會是另一番全新的景象呢?我們大可期待一下。
在國家BIM標準體系計劃中,這6項標準將陸續出臺,不斷規范工程建設全生命周期內BIM的創建、使用和管理。
根據標準框架,我們可以把BIM標準體系分為三層,第一層是作為最高標準的《建筑工程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其次是基礎數據標準,包括《建筑信息模型分類和編碼標準》和《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存儲標準》,第三層為執行標準,即《建筑工程設計信息模型交付標準》、《制造工業工程設計信息模型應用標準》、《建筑信息模型施工應用標準》。
《建筑工程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于2017年7月1日已開始實施,是整個體系內大綱總則一樣的存在。它對BIM在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都做出了統一規定,包括模型結構與擴展要求、數據交換及共享要求、模型應用要求、項目或企業具體應用要求等。
統一標準是BIM應用的基本核心準則,作為我國BIM應用及相關標準研究和編制的依據,其他標準都需要遵循統一標準的要求和原則。
《建筑工程信息模型存儲標準》為數據模型標準,主要參考IFC標準而制定。它規定了模型信息應該采用什么格式進行組織和存儲。例如,建筑師利用應用軟件,建立初步會簽的建筑信息后,需要將這些信息保存下來分發給結構工程師和其他參與者,那么保存為軟件提供的格式呢,還是某種標準化的中性格式,這需要有統一的格式標準,才能更便捷的進行信息傳導。
接下來介紹其他三項執行標準。
《建筑工程設計信息模型交付標準》對應于BIM模型過程標準中的IDM、MVD標準。它規定了在建筑工程規劃、設計過程中,基于BIM的各階段數據的建立、傳遞和讀取,特別是各專業之間的協同,工程各參與方的協作,以及質最管理體系的管控、交付等過程。
此項標準出臺后,國內各設計企業或團隊將能夠在同一個數據體系下工作,從而進行廣泛的數據交換和共享。針對產業鏈上其他節點,也能夠提供統一的數據端口,在建造和運維等過程中無縫對接,使BIM發揮出最大的社會效益。
《制造工業工程設計信息模型應用標準》主要參照國際IDM標準,面向制造業工廠,規定了在設計、施工運維等各階段BIM具體的應用,內容包括這一領域的BIM設計標準、模型命名規則,數據該怎么交換、各階段單元模型的拆分規則、模型的簡化方法、項目該怎么交付及模型精細度要求等。

目前為止,國家BIM標準體系的建設已完成一半,未來隨著標準的完善,基于BIM技術的工程項目在各方協同合作上將會更加規范化、標準化。
品茗BIM作為國內專業領先的BIM大數據服務商,嚴格按照工程建設標準的要求,圍繞P-BIM理念,實現數據互用、專業功能定制開發,打造價值落地的BIM應用。為提升建設工程信息化領域全生命周期中的BIM應用,促進建筑產業升級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