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臺制冷機組、14臺各類循環水泵,大量DN700、DN600的大型管道,670平方米的房間,吊裝支撐一體化的支撐體系,裝配式的安裝過程,短短10天時間從加工到裝配完成,現場無焊接。中建八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安裝公司中國人壽山東分公司營業用房項目以BIM技術為依托,打造全新的“BIM+裝配化機房”安裝施工。
“BIM+裝配化機房”從設計到加工到運輸再到裝配環節都有一套完整的體系。
設計階段。施工前期,對機房內的建筑結構尺寸信息、管道及配件的具體參數、機組及水泵等設備的信息進行測量,運用BIM技術以毫米級精度對機房內設備、管道進行深化設計,形成設備定位圖紙,準確定位機房設備位置。再利用3D模擬施工技術將機房內的管道拆分為81個管道構件和44個閥組構件,模擬機房施工順序,將管段構件重組為26個裝配施工模塊。形成工廠預制的生產的施工圖紙、現場裝配式施工的模塊組合圖紙、機房施工平面圖紙等。
加工階段。運用全自動相貫線切割機、全自動焊接機器人,進行工廠化預制,以全自動的生產加工體系,從而保證了施工質量。
運輸階段。運用自主設計的運輸吊裝工具與運輸平板車,按順序將預制好的管段運送至機房指定位置,保證裝配式施工的順利進行。
裝配階段。利用槽鋼、工字鋼創新設計了適合大型管道、密集管道使用的重型支架。根據多點起吊,三點平衡的原理,以管道支架底座為吊裝點,利用自主設計研發的集吊裝、支撐于一體的裝配式支架與支架底座,用最簡單的電動卷揚機完成管道模塊的吊裝工作。按照設計好的吊裝順序與裝配支架點位圖進行新型支架底座及立桿的安裝,利用電動葫蘆進行管道模塊和裝配支架的吊裝組對工作。
“BIM+裝配化機房”的優勢在工期、質量、人工、污染、運維方面均有體現。加工廠采用全自動設備,極大地縮短了施工工期,通過毫米級的BIM深化設計和全自動工廠化預制,觀感、質量得到提升。在設計、生產、運輸、施工各個環節的人工投入都極大地降低。加工作業基本在工廠完成,現場全部螺栓連接,幾乎無煙塵、噪音,勞動環境得到改善。設備管道均編制二維碼,手機“掃一掃”即可查詢相關數據。通過深化設計,調整了設備管道布置,檢修空間增大,方便后期檢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