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BIM3.0
在2018年10月舉辦的“第五屆BIM技術在設計、施工及房地產企業協同工作中的應用國際技術交流會”上,廣聯達正式提出了:中國的BIM應用正在進入到BIM3.0階段,BIM的價值將會得到更明顯的體現。BIM3.0是以施工階段應用為核心,BIM技術與管理全面融合的拓展應用階段,它標志著BIM應用從理性走向攀升階段。BIM3.0階段主要呈現出三大特征:從施工技術管理應用向施工全面管理應用拓展、從項目現場管理向施工企業經營管理延伸、從施工階段應用向建筑全生命期輻射。
2. BIM3.0階段的三大特征
(1)從施工技術管理應用向施工全面管理應用拓展
BIM2.0階段的典型特征中包含從設計階段應用向施工階段應用轉變的趨勢,BIM技術的載體是模型,所以在施工階段的應用也是從模型最容易產生價值的技術管理應用開始的。經過這些年的應用實踐,BIM應用以專業化工具軟件為基礎,逐步在深化設計、施工組織模擬等技術管理類業務中得到應用。按照項目管理“技術先行”的管理特征,技術管理成果和其它管理融合更有利于BIM技術的優勢發揮和價值實現。
因此,在BIM3.0時代,BIM技術不再單純地應用在技術管理方面,而是深入應用到項目各方面的管理,除技術管理外,還包括生產管理和商務管理,同時也包括項目的普及應用以及與管理層面的全面融合應用。在過去幾年的實踐過程中,施工企業已經對BIM應用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對BIM技術的認識也更加全面。在此基礎上,企業強烈需要通過BIM技術與管理進行深度融合,從而提升項目的精細化管理水平,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中國建設行業施工BIM應用報告(2017)》調研結果顯示,認為BIM技術將與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集成應用,實現項目精細化管理的觀點占比達到74.5%。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應證了多方協作更有利于BIM技術價值優勢的體現,并且通過應用部門的增加可以均攤BIM應用投入的整體成本。
(2)從項目現場管理向施工企業經營管理延伸
在近些年的BIM應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BIM應用不斷深入的同時,其應用范圍也在不斷延伸。在BIM2.0階段,BIM應用主要聚焦在項目層面,解決項目不同業務崗位的技術問題,同時與項目管理業務集成應用,提升管理和協同效率。進入BIM3.0時代后,隨著BIM應用的深入,逐漸形成從項目現場管理向施工企業經營管理延伸的趨勢。企業通過應用BIM技術,可實現企業與項目基于統一的BIM模型進行技術、商務、生產數據的統一共享與業務協同;保證項目數據口徑統一和及時準確,可實現公司與項目的高效協作,提高公司對項目的標準化、精細化、集約化管理能力。
一方面,施工企業在對項目的管理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其核心主要集中在公司不能及時準確的獲取項目信息,信息填報的滯后情況普遍存在,甚至有項目管理者擅自篡改數據的現象發生。對企業而言,項目就像是一個個信息孤島,其全部信息無法得以實時掌握。BIM技術在項目現場管理中的應用相較于傳統的現場管理方式,可以更加及時、準確的記錄并反映施工全過程信息,為公司實現集約化經營提供數據上的保障。
另一方面,施工企業在傳統的管理過程中,制定的整體管理體系往往難以落實到項目層面,主要原因是公司難以對每個項目的所有過程全部監管到位,大多都只能停留在對可衡量的結果進行管理,對于例如質量、安全這種重點在對過程項進行的管理難度非常大。通過BIM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對項目管理過程的全紀錄,實現公司整體管理體系的有效落實,并且有據可查、有理可依。
(3)從施工階段應用向建筑全生命期輻射
隨著BIM技術在施工階段應用價值的凸顯,BIM應用正形成以施工應用為核心,向設計和運維階段輻射,全生命期一體化的協同應用。BIM作為載體,能夠將項目在全生命期內的工程信息、管理信息和資源信息集成在統一模型中,打通設計、施工、運維階段分塊割裂的業務,解決數據無法共享的問題,實現一體化、全生命期應用。
與設計階段相比,施工階段所產生包括人員、時間、財物等方面的成本投入相對更多。這些年施工企業在應用實踐的過程中,通過BIM技術解決了很多設計階段影響正常施工進度的問題,如果能在設計階段將這類問題得以有效的解決,將在很大程度上節省項目投入的時間和經濟成本。這就要求在設計階段需要充分考慮施工可行性和經濟性的需求,進行風險預控、管理前置,便于后期施工安全、有序進行,并且有利于降低項目建造成本,保證按期交付高品質產品。
現階段很多業主單位不但要求施工階段應用BIM,還要求交付BIM竣工模型,以便于后期運營維護應用。在運維階段,基于統一的竣工交付BIM模型關聯各種圖紙、設備信息,保證運維的數據和資源的準確和集中管理。同時,基于模型構件,通過物聯網采集并集成動態運維信息,保證各種設施的可視化管理和正常運行,大大減少運維工作量,提升運維效率與科學性,從而實現運維成本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