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逆向設計?什么是正向設計?
個人認為,BIM正向設計之所以要強調“正向”,就是要與“逆向”做區分。逆向設計可以簡單的理解為“BIM翻模”,傳統項目中大家是對著施工圖紙施工,即便是要建模也是對著施工圖建模,這個過程就叫做''翻模”。其實,這是一種不得已的手段,在國家大力推廣信息化的初期,相關的技術、標準、軟件都不成熟,設計院為了完成“任務”只能出此“下策”。BIM翻模能否提升設計報價不得而知,但是一定會降低設計效率。
BIM正向設計的初衷是從方案設計階段就采用三維建模,BIM信息不斷傳遞,下游單位將模型作為生產和施工的依據一直延續到交付階段。所以建筑行業徹底的“BIM化”,源頭在設計。正向設計有明顯的優勢,首先利用BIM多軟件協同的特點,一個模型可以在不同軟件間進行日照,能耗,疏散,消防,結構計算等多方面的分析。不同的設計人員可以在一個模型上進行實時協作,模型不僅可以表達圖形還能傳遞屬性,圖紙不過是模型的一種導出格式。當然,這會導致設計階段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劇增,要求設計人員既要懂專業知識還需要懂BIM技術。
設計院推行BIM正向設計的難點是什么?
很多設計院并沒有BIM上面的費用,推行BIM耗時耗力還難以增加收益只能持觀望態度。其次,BIM模型沒有統一的標準,任務書的細節無法確定。再有,BIM軟件也是推行正向設計的難題,國外的BIM軟件并不能導出符合國內要求的圖紙,使用這些軟件建模后再導出圖紙進行修改,工作量不亞于直接在CAD上面畫圖。市面上BIM軟件針對不同專業各有各的優勢,缺少一個一體化平臺將這些軟件融合在一起。
不過隨著政策的支持,一批設計單位和業主已經意識到BIM勢不可擋,都想率先占領“BIM戰場”。國內很多優秀的科技公司紛紛推出了適應國內設計師習慣的BIM軟件,比如鴻業科技的BIMSpace在Revit原生功能基礎上增加幾百項便捷功能,涵蓋了建筑、水、暖、電四大專業。鴻業公司還在機電裝配式方面開發了蜘蛛俠,推出系統拆分、編號標注、加工統計、加工圖等解決方案。如下圖所示,采用BIM技術可以節省大量工作時間,還能將工作前置。
BIM正向設計的流程是什么樣的?
我們以《陜西商洛萬達廣場》為例,項目的設計單位是中國建筑上海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個地上4層,地下1層的大型多層綜合性商業樓。該項目是中建上海院首個落地的BIM正向設計總包項目。實行了“一模多圖”的正向設計流程,目前已經通過當地政府和萬達內部的評審,圖模進入了施工階段,模型將被用于施工深化、成本算量、后期運維等?,F在回顧一下設計經歷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標準定制、系統研發:研發萬達的BIM構件庫,制定BIM模型標準和BIM模型手冊,各專業在BIM平臺協同設計。
第二階段多維掛接平臺測試:業主、設計、施工、監理在BIM信息化集成平臺上對模型進行應用,利用模型做成本管理,成本算量誤差在千分之五以內。
第三階段項目試點實踐升級:試點后發現,BIM設計有明顯的優勢。
第四階段正向驅動多維一體:徹底放棄BIM翻模,全面正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