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上已經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BIM運維系統項目需求,最近,光銘FM&BIM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陳光與BIM開發者聯盟會長宋家宏(Bruce)、深圳道衡設施咨詢公司任總(Kenny)及上海豎賢信息科技公司何經理(Kevin)深入進行了一次此類系統開發思路的梳理,大體上得到三種比較可能的主流思路。
?先要做一個術語界定:此運維是指FM管理模式下的設施運行維護管理(O&M),而不是指工廠生產設施的運維及住宅小區物業設備運維,這兩者分別有非常成熟的EAM或CMMS系統,國產物業管理軟件,及企業管理ERP系統中附屬的設備資產管理功能。
因此,此類系統對應于國外叫法就是所謂“BIM+FM”的解決方案。參考《BIM for FM manager》一書。
傳統上的FM設備管理系統概況:適用于民用設施的管理系統在市場上較少,多為國外引入的成熟系統、或自行定制化開發。?已經引入中國市場的FM信息化系統主要有以下幾個:ARCHIBUS,IBM-Tririga,FM:System,Trimble-Manhattan,ArchiFM(基于BIM技術)。參考:FM軟件行業概況。
BIM相關的領域則較為寬廣,涉及到的知識領域極為繁多(參考:BIM相關的知識領域)。中國的BIM市場尚處于初期階段,迄今為止國內尚未對BIM本身形成統一定義。因而基于BIM技術進行軟件開發的嘗試和案例都極少,尤其在運維領域能夠進行較高成熟度開發的成規模的公司尚不存在。
綜合來看,BIM+FM的解決方案受制于軟件平臺、技術專家和管理顧問的水平制約較大,通常需要技術力量較強的三類專家才能夠確保項目成功(BIM技術專家,擁有BIM-FM開發經驗的IT開發專家,FM管理顧問),這導致市場上可以直接采用的成熟解決方案較少,在客戶不同等級的預算水平和目標水平上可選擇性都不多。
?縱觀國內市場上各種可行的技術方案,比較可能成功實施的主要有以下三類:
1)成熟FM平臺+BIM模型(上海申都大廈)
2)?自行開發FM平臺+BIM模型(上海金橋開發區五維園區平臺)
3)基于BIM模型技術開發FM平臺(上海碧云社區市政維護管理系統)
大體上,三種方案的預算水平逐個遞減,各自有優缺點而適用于不同的需求,也都已經產生了一二例已知的客戶案例(不管成功與否),第三類號稱推出產品的則有近10家。預測未來隨著這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多,開發團隊和人員,以及能夠更好的實施成熟產品的團隊也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