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BIM技術被引入我國工程建設領域以來,其價值逐漸被認知并凸顯,近些年更是呈現出風生水起的發展勢頭。然而隨著BIM應用的深入,困惑也越來越多。對于所有計劃開展BIM應用的企業來說,BIM技術培訓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F在有很多BIM培訓機構都在搞技術培訓,大部分都是一些建?;蛘連IM軟件操作培訓以及BIM價值的宣講,這幾類培訓確實有助于BIM技術的發展,但在現階段單純只靠這些培訓形式是很難真正推進BIM應用落地的。
對于已經走上BIM道路的企業而言,大家都知道BIM技術能實現的功能很多,可是卻不知道從何處下手才能真正在項目上產生價值。前不久,本人參加了一期“GBC實戰特訓營”的BIM培訓。起初我沒報太大的希望,想著跟一般的BIM培訓沒什么兩樣。但特訓營的內容和效果遠遠超出了我的期望。我真覺得如果自己能早點來參加,在推進BIM的道路上就能少走好多彎路。
BIM價值巨大,但推進BIM發展卻是難題
在過去的30年中,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觀念的變遷,城市建設進入了空前發展的黃金時期,建筑行業經歷了粗放式的增長形態。如今經濟進入了常態化,建筑行業經過30年的高速發展后來了個急剎車。以前在建設行業里有這樣一個規律,只要能接到項目,怎么干都能掙錢!這導致建筑行業一直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而現在企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我們不得不提高管理水平。BIM技術的出現就成了促進項目的精細化管理,增加企業競爭力的救命稻草。
然而隨著BIM應用的深入,困惑也越來越多。就像一個學游泳的人,在淺水區時可以歡快的撲騰,但一旦進入深水區,卻陡感緊張心慌,如果手、腳、軀體、頭等不能有效協調,難免要嗆上幾口水,這時候游泳就不是一件有趣的事。BIM的應用實踐,正如學游泳,隨著不斷深入逐步進入“深水區”,才發現BIM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
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搞BIM,能產生多少收益呢?這可能是每一個試圖應用BIM的企業和項目都會考慮的問題。然而,從目前國內一些企業應用BIM的情況來看,收益并不令人滿意,有的甚至還可能虧損。這種現象就逼迫著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是不是我們應用BIM的方式錯了?那么BIM究竟要怎么搞?
其實BIM技術帶來的是一場變革
據清華大學BIM課題組負責人顧明教授介紹,根據調查,就投資回報率而言,無論是設計企業還是施工企業,BIM的應用率如果能夠超過30%,那么投資回報率一定是正的;如果BIM的應用率小于15%,投資方虧損的可能性就會大一些。
但在具體項目中BIM的應用率能有多少超過30%呢?目前來看,國內企業應用BIM,大多集中在類似于“碰撞檢查”、“綜合優化”、“虛擬施工”等這樣在設計或者施工中的應用點上,從項目上的實際應用來看,應用率超過30%的非常少。
任何舉措、流程、制度的推出都是一場變革,而BIM在項目的落地不僅僅是把模型建好、把數據做出來,更重要的是結合項目的管理,融入現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強結合,進而優化流程和制度,這無異于是一場對傳統項目流程的變革。
BIM技術在實際項目上的應用核心是對傳統施工流程的一次變革,這話說的容易,如果真正實行起來還是困難重重的。有人說BIM是一把手工程,需要領導層的重視,BIM推行不下去都是領導的支持力度不夠。在我看來卻并非如此,如果說領導對BIM不重視,那么我想你們企業就不會為BIM購置軟硬件甚至設置專崗來搞BIM了。所以說把BIM推不下去歸責于領導的不支持實屬牽強。
當然有部分企業的領導會把BIM抬得很高,甚至強制項目必須應用BIM技術。但說實話,這樣的領導還是極少數的。試想如果你是領導,你敢在沒有成功經驗的情況下冒然將整個工程都賭在BIM上嗎?在這場變革過程中,領導是要不斷看到BIM所帶來的價值的。雖然知道BIM技術好,但如果總看不到價值,領導也很難持續性的給BIM團隊支持與投入。所以讓BIM持續為項目帶來價值就成了BIM技術變革成敗的關鍵所在。
變革的成敗在于能否提供價值
在參加這次GBC培訓的過程中我聽到很多同學都在反映這樣的問題,當然他們在名義上都是項目的BIM負責人。這些BIM負責人大多都是公司派到項目上的,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很多總工和項目經理是不搭理BIM部門的人的,我干我的你干你的。這時很多BIM項目組就開始想,那我們自己建模吧,花費大量時間建完模型其實也沒什么價值,就搞搞數據來報獎吧。這導致現階段很多項目的BIM價值都停留在單純的報獎上面,當然我們都知道這種報獎的需求是不會為項目產生實際的經濟價值的。在某種意義上講,這似乎違背了我們用BIM的初衷,時間長了肯定是不行。所以BIM價值的體現,一定是與項目本身強相關的。
那么問題就來了,項目部的人自己做自己的,總工和項目經理也都不鳥我們這幫做BIM的啊。事實上,這個時候就需要用變革管理的思路進行推動了。在我參加這次的GBC培訓中,無論是聽講師的BIM推行下的變革管理課程還是與同學的交流中就得到了很大的啟發。
事實上在推動BIM發展的過程中,選定一個關鍵影響人是最為重要的。在我們的企業中,這個關鍵人一般要選擇有一定話語權的領導,我們就要抓住領導想要應用BIM技術的核心訴求,在短周期內讓他看到效果并認可?,F階段大多數企業的領導推BIM主要基于兩個方面:一個是能否獲得各類BIM獎項,從而提升企業的整體形象與品牌價值;再有就是做技術前沿的探索,為今后的發展做準備。那么在推動BIM應用的初期,我們就應該確定領導的核心訴求,瞄準方向在短期內讓關鍵領導認可BIM這件事,這對于能否全面推行BIM將產生極大的正向意義。
當然,如果只是讓關鍵領導看到這一點成績顯然是不夠的,長期來看用BIM持續為企業提供價值才是領導層關心的,這也就回到了BIM技術變革的核心:如何持續為項目提供價值?很多BIM負責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困局,BIM應用在試點項目上獲獎得到了領導的認可,讓你組織BIM工作組支持新的項目。但新項目的項目經理還用原有的流程來做項目,根本顧不上你們。當然這也不能全怪項目經理,項目經理的更多職責是保證低成本、高效率的使項目順利完成,我們就遇到了BIM變革中最大的阻力:BIM價值沒人認。很多人都寄希望于認可BIM價值的領導這時能站出來說句話,但試想你要是領導,面對當前的局面你會怎么辦呢?
在這個階段就需要卷入項目上的關鍵干系人了,也就是用BIM技術給項目經理以及有話語權的人帶來價值。在這次培訓中,我收獲了這樣一個案例:這個同學帶的BIM團隊是公司派到項目上的,起初項目上就是沒人顧得上他們,他們從一些簡單的BIM應用點入手,比如排磚。用BIM5D進行排磚后再導出圖紙交付到工人手中讓他們照著做,另一面墻還沿用傳統的方式。在施工的過程中正好趕上項目經理看到了兩面墻的差別,他還以為是這面用BIM排磚的工程段是外包出去的。后來得知是應用了BIM技術,于是項目經理對BIM工作組的態度就有了變化,這也為之后完全接受BIM打下了基礎。這樣的推動要經過多次的嘗試才能讓項目經理逐漸認同BIM技術是有價值的。當然在項目上要影響的干系人還有很多,我們可以用相同的思路影響相關人。在整個影響干系人的過程中,作為變革主導者,我們在不同階段對被變革者即干系人所實施的策略也不盡相同。(如下圖)
BIM推行下的變革管理提到的變革曲線
總而言之,BIM技術在國內工程建設領域的發展只能說還在初期階段,BIM應用的落地還需要經過我們這群BIM先行者的不斷摸索。在我看來,BIM是可以幫助建設企業轉型升級的核心技術,面對未來的機遇與挑戰,我們應該吸取更多的成功經驗,不斷優化自身企業的BIM推行方案,走出一條適應國內發展情況的BIM變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