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統計,目前我國城市地下管廊已突破1000公里,今年新開工建設規模大約是現有規模的2倍,我國綜合管廊建設正在加速推進。不得不說,相較于國外的綜合管廊建設水平,我國的綜合管廊發展較為緩慢,這主要是受資金短缺、政策法律層面不健全等因素制約,但是隨著相關政策推廣與PPP模式的加速落地,綜合管廊迎來政策春風,建設已箭在弦上。
綜合管廊的快速發展將帶來很多機會,許多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摩拳擦掌”,想要在綜合管廊的建設中分得一杯羹。但是,面對這一不算陌生的“新生”事物,國內擁有綜合管廊設計、施工經驗的建筑企業并不多,即使是有經驗的設計、施工單位,綜合管廊施工難度大,又是擺在面前的一道難題。
綜合管廊施工難度大
1.管線高度集中,管線復雜
綜合管廊工程,又稱城市的“生命線”,就是在地下建造一個隧道空間,將電力、通信、供水、排水、燃氣等各種管線集于一體,實現地下空間的綜合利用和資源的共享。據統計,目前我國共有30多種城市地下管線,除市政排水管線外,其余均由各產權單位負責建設和管理,多家單位參與進來就會加大設計、施工及后期運維管理的難度。
2.建設地段繁華,建設難度大
《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定》中指出:綜合管廊宜建設在交通運輸繁忙或工程管線設施較多的機動車道、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興建地下鐵道、立體交叉等工程地段;城市廣場或者主要道路的交叉處。建設時,勢必會影響當地的交通與人們的日常生活。

圖1 綜合管廊示意圖
3.地下防水難度大
防水是地下工程面臨的普遍問題,有一說法稱“十縫九漏”,綜合管廊的細部構造包括施工縫、變形縫、穿墻套管、穿墻螺栓等部位,必須要做好防水措施,施工單位必須給予重視。否則,工程竣工后,出現滲漏現象,相關人員不能輕易地刨掘道路對工程進行維修與修補,將會帶來巨大損失。